貓膩之一:CPU架構作文章,A7四核優于A9四核(耐高溫i3工業平板電腦)
CPU對于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這類產品來說,自然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重中之重的“核心參數”。像高通、三星等大廠的處理器,一般上是很少會有機會出現在千元檔次的國產平板上面的,其多數都是采用了國內廠商的CPU方案。而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發展,一般消費者,對于處理器孰優孰劣的最基本認知,就是確認核心數的多寡。換句話說,核心越多的處理器,那么性能就越好——“雙核秒單核,四核秒雙核”這樣的理念在大多數消費者的腦袋里已經落地生根。
正是由于有這類觀念的存在,所以不少國產平板廠商在經營產品的時候又多了一個大打“擦邊球”的方法:在架構上作文章。以至于你會在一些廣告上看到諸如“A7四核遠勝A9四核”這樣的說法。但實際上,在這個時代,看待平板乃至手機的處理器,已經不能單純的從核心的多少、頻率的高低來判斷其是否強大了。以平板電腦為例,我們常見的都是采用了ARM架構的Cortex-A系列應用處理器,如常見的Cortex-A7、Cortex-A9、Cortex-A15這幾類。對于普通消費者,并不需要對這系列處理器有太多的了解,只需要明白一個最顯淺的道理:架構數字越大的處理器,性能也就越好。
除此之外,處理器的制程同樣也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地方,制程工藝影響處理器的體積和功耗,采用45nm制程的處理器在功耗上自然無法跟采用28nm的處理器所匹敵。一般而言,A9架構采用28nm工藝,而A7架構多采用40nm工藝。
貓膩之二:八顯夠不夠?顯示核心大忽悠
只要有心的朋友,就會經常在一些商家平板廣告上看到如此詞語——“四核八顯”?!八暮恕贝蠹叶级?,是代表著處理器有多少個核心的意思。但是“八顯”又是什么回事呢?
其實,這里所提及的“八顯”圖形處理器,實際上指的就是PowerVRSGX544MP2芯片。而在SGX544的官方宣傳中,實際上并沒有提及到任何關于“8核心”的信息,有且僅有的是“雙核8管線”這樣的內容。在官方數據當中,這套GPU可以配置為高性能的4管線單核心,也能配置到雙核心8管線甚至更高。而拿“8管線”聲稱是“8核心”,自然也是商家造成的一個“美麗的錯誤”。
另外Tegra4發布時,也號稱“72個GPU”,但是從實際性能來看,也就那樣,而且功耗很多,同時價格也是很高。